ad1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三位上海小伙儿同日捐“髓”救人第600例捐献者“等了十年”

来源:甘肃车评网 2023-10-17 12:42   阅读量:19290   

三位上海小伙儿同日捐“髓”救人第600例捐献者“等了十年”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17日报道:今天上午,三名帅小伙儿分别在华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上海第598、599和600例捐献者。这也是上海首次在同一天完成3例捐献。

三位捐献者李朱峰、潘邓和李新分别来自松江、金山和闵行,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性格迥然。然而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的希望。

第599例捐献者潘邓是一名“红二代”,他的妈妈是金山区亭林镇的一名红十字会干部。从中学起,小潘就时常跟着妈妈做志愿者,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在妈妈的影响下,2021年8月,在一次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通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后,2023年9月25日,小潘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说:“金山区素有‘金山好人’的传统,我做了我应该做的,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来加入,更多的患者能得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入职金山农业银行的小潘,最近还成功阻止了一起大额的电信诈骗案。而他也是上海农行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第600例捐献者李新则是三人中等待时间最久的。他是在外地读大学的时候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他说:“时间过去十年那么久,以为不会有消息了,没想到现在配上了,很激动。”如今,小李在上海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捐献,他主动提出要求转库至上海分库,以便随时配合做好捐献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生活中,他是个热爱阳光的大男孩儿,最喜欢旅行、徒步、跳伞、潜水等户外运动。元气满满的小伙子对于捐献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说:“捐献无损健康,更何况是救人。我就一个念头——让远方的他也能和我一样享受自然、阳光和美好。”

当天,在捐献现场还有19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其中年龄最小的21岁。

出生于2000年的老年医学科护士张慧今年刚入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得知医院号召职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张慧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报了名。“作为一位护士,我在临床上见过不少被血液疾病折磨的患者。在此前,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护理技能为他们减轻病痛。希望在今后,能有机会为他们提供另一种形式的帮助。”张慧说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市一医院曾有三位医护人员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创伤中心医生查孝龙仅用了20天即完成从动员到采集的全过程,创下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动员到采集的最短时间记录。

市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告诉记者,市一医院作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自2018年起完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连续在全市医院中位列第一。截至2023年10月10日,医院已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288例,占上海市全部采集例数近一半。目前,市一医院血液科共有121张床位,其中无菌层流病房30张,是上海面积最大的层流室之一。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高龄患者移植和半相合移植方面特色明显,曾打破造血干细胞移植“60岁禁区”,多次刷新上海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大年龄记录,已累计完成近200例55岁以上白血病移植手术,最高年龄达71岁。

据了解,截止2023年10月上旬,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达328万人份,累计为11.7余万位血液病患者提供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检索服务,超过1.6万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其中,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中累计有超过17万来自各行各业志愿者,时刻准备着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从1996年上海的第一例同时也是全国的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到2023年的今天第600例捐献产生,红十字志愿者们接力前行。他们中,有撸袖子就上的医护人员,有义无反顾放下工作的快递员,有为救人不远千里回国的留学生,有毫不犹豫半年捐献两次的青年学子……他们为众多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